CBA的“版本更新”也无法解释上海男篮的一盘散沙
新赛季CBA已经进行了3轮比赛。现在,联赛的热点话题是判罚尺度的变化。在执法尺度NBA化了几个赛季之后,由于今年夏天洲际赛事战绩下滑,CBA转而和国际篮联规则接轨。“版本”的变化已经对目前CBA的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# 场均犯规大幅减少 #
郭艾伦赛后一通“非常好”,引爆了对裁判尺度的讨论,10月10日,浙江杭州,22/23CBA常规赛揭幕战,辽宁本钢74-64浙江东阳光
第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是犯规少了。这也是现阶段争议最大的部分。在联赛第一轮辽宁和广厦的焦点战中,双方加在一起总共是34次犯规。裁判甚至对一些比较明显的犯规动作也没有响哨。辽宁队的国家队后卫郭艾伦在赛后接受采访时,连用六个“非常”好再加一个very good来评价裁判的执法。但球迷都听得出郭艾伦这是正话反说,心里憋着不满,但碍于相关规定,不能说。
那么裁判执法尺度的变化到底有多大?我们做了一个比较粗糙的统计,选择了23场常规赛作为样本(去掉广东和北控这场弃权的比赛),然后和上赛季随机选出来的23场比赛进行了对比。结果,我们发现了一个有点惊人的数据。本赛季已经结束的23场常规赛的场均犯规数量是41.26次,而上赛季对比数据是46.95次。本赛季场均犯规数量下降了5.69次,接近6次。光看数量可能还不太直观,但降幅已经达到了12.12%。
个别场次的对比更是会让人瞠目结舌。上赛季有比赛的合计犯规数量加在一起达到了63次,而本赛季目前单场最少的犯规合计数量是27次。前几个赛季,CBA的判罚尺度是在模仿NBA的。外线一碰就吹,杀伤力呈几何级数增长。结果,本土外线的数据很好看,但是去了国际赛场之后,裁判不按照你的标准吹罚,不适应对抗的问题就来了。
就像篮协在回应CBA的裁判问题时所说的:“通过今年举行的男篮亚洲杯、世界杯预选赛,我们发现参赛的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对身体对抗、执裁尺度非常不适应。从执裁角度上看,我们也发现国内裁判的执裁理念、认知和执行力与国际是有一定差距的,所以新赛季进一步明确了CBA联赛的执裁规则,全面对标国际篮联的最新标准。”
# 比赛更具悬念 #
林葳压哨绝杀,西热力江与林葳拥抱庆祝,10月11日,浙江杭州,22/23CBA常规赛首轮,天津先行者88-90南京同曦
吹罚尺度调整已经对CBA的生态产生明显的影响。一个直观感受,比赛更加激烈,胜负的悬念更大了!在已经结束的3轮29场比赛中,胜负球队之间的平均分差是11.37分,最大的分差是33分(上海88-121浙江)。而我们选择上赛季同期的比赛作为对比,场均分差达到了18.13分,最大的分差达到了39分(广厦108-69战胜新疆)。
但上赛季初期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,不少球队的外援没有能够及时报到,结果联赛初期,那些外援齐整的球队在和全华班对抗时往往能够打出极高的比分。我们上海男篮就贡献了好几场30+分差的“虐菜局”。于是,我们又选择了上赛季进入第二阶段,各队外援比较齐整时候的数据,结果发现平均分差缩小了,但还是达到了14.37分,也同样存在41分差距这样毫无悬念的比赛。
得分没有那么容易了!各队的场均得分下降明显。目前,CBA场均得分最高的是107.67分的浙江男篮(要感谢上海男篮送了121分)。而上赛季,整个CBA场均得分最高的球队是山西队111.26分。
# 大鲨鱼一盘散沙 #
所以,我们能发现那些对抗能力强,训练强度大的球队对这个新版本适应起来非常迅速,比如上海男篮昨天的对手浙江队。浙江队原本的对抗强度就非常大,但在旧版本中这个优势得不到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新版本更新之后,浙江队真是打得如鱼得水。昨天这场和上海男篮的比赛,把大鲨鱼打出了24次的失误,光是利用失误就拿下了32分。
比斯利
而上海男篮对这个全新的版本适应地非常糟糕。大鲨鱼输给新疆18分,输给浙江33分,赢了弱旅宁波9分,期间还一度落后17分。新赛季至今,上海三分命中率仅23.4%,全联盟最差;罚球命中率60.2%,全联盟第二差;场均24次失误也是全联盟第二多。
上赛季让人为之胆寒的高强度防守没有了,球员之间缺乏呼应,只要对手打出质量高一点的掩护,接下来就只能目送对方得分。没有防守做基础,球队打不出高质量反击,上海男篮在进攻中就只能阵地战攻坚。但低效的三分命中率攻不开对手联防,只能靠王哲林篮下硬凿、比斯利单打来勉强维持。
不,更确切点说,上海男篮的问题不是版本更替带来的。球队的症结不要说磨合和适应,而是一盘散沙,连个基本的模样都没有了。让人疑惑上赛季到底是怎么达到常规赛第三,季后赛四强的成绩。如此天翻地覆的光速探底让人大惑不解。大鲨鱼在赛季前的训练和队伍建设方面一定是出了大问题。接下来,怎么办?